文章翻译自:https://www.forrester.com/blogs/watch-your-language-low-code-and-no-code-are-not-the-same/,有删改

很多媒体和厂商经常混用低代码和无代码这两个词,好像它们是一样的。为什么Forrester在当初会选择低代码这个词呢?低代码中的“代码”究竟是指什么?

因为对“代码”这个词的陌生和抗拒感,渴望自行开发和交付应用的业务开发者更喜欢“无代码”这个词。因此,“无代码”就被宣传为“旨在帮助业务人员具备软件开发能力”的颠覆性创新,在互联网投资的追捧下,画出了“人人都是开发者”的图景。然而,很多尝鲜者表示,在某些情况下,即使是出身互联网一线大厂,看上去功能强大的平台,在没有任何代码的情况下也无法完成软件的开发和交付。

但是,“无代码”更像是一种愿望,而不是一种现实。为什么?

软件的需求是多样化且不断发展的。所以,很多软件项目需要用到低代码平台没有提供的功能。而在这种情况下,应用的某些部分只能使用编码的方式来开发。虽然,从最终的开发投入上看,使用低代码平台确实比传统的编码方式更快,但如果你的计划是不使用任何代码,那就很难达到项目的要求。事实上,在项目启动的时候,开发团队很难估计出这个项目中究竟有多少功能需要使用编码开发。可供参考的是,使用低代码开发的项目中,需要用到编码的场景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与第三方应用集成、高度自定义的用户界面和大数据量的自定义报表。

从活字格技术社区的讨论中,我们能够直观地看到这个规律。比如,当你需要集成用友ERP、泛微OA、百度或华为云的AI时,活字格提供了可视化的解决方案,但是如果你需要集成的是定制化的硬件,如基于Modbus扩展协议的数据采集网关时,服务端编程接口就成为你的首选;而当你发现大数量(通常在100000行以上)、高复杂度查询的性能不及预期时,通过活字格的“执行SQL命令”直接编写SQL查询就成了推荐选项。这些功能在整个应用的开发中占比很少超过10%,但是假如活字格没有提供编程扩展能力,上述应用就彻底无法通过低代码开发平台构建,也就错失了借助可视化技术,大幅缩减剩下90%功能开发工作量的机会。

(活字格的编程扩展能力)

正是因为看到了低代码开发平台中“编码扩展”这一能力的重要性,Forrester在2014年选择了“低代码”而不是“无代码”作为此类开发平台的概念,避免给行业带来误导。最后,我们建议您以现实的期望开始低代码之旅,即使您的项目需要一些编码,仍然可以达到提高软件交付速度和灵活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