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2022/01/04 17:27

返回新闻中心

从“中国制造2025”到“互联网+传统产业”,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的领域。作为国家的经济命脉,制造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俨然是当今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

12月3日,在“2021企业级低代码发展研讨会上”,四川建设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建)的包胜方先生,在现场分享了传统“老牌企业”借助活字格企业级低代码开发平台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故事,希望能够给予跟他一样更多正在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上奋斗的开发者们带来一些经验和启发。

(四川建设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包胜方)

川建是典型的老牌传统制造型企业,公司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99师工程团、西南金属结构厂、四川建筑机械厂,1952年始建于东北,1958年迁至成都市外北洞子口,并于2001年8月改制成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主营建设机械、军工特种车辆、大型金属结构加工,兼营设备租赁和仓储物流等,曾参与过大量国家建设重点工程的建造工作。

(公司前身的老照片)

在信息化时代的浪潮下,川建并没有停下探索与改革的脚步,而是保持了清晰的发展思路,不断锐意进取。包胜方先生在演讲中介绍到:“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浪潮中,即便是我们这样70岁高龄的老牌企业,依然是危机四伏。要生存,创新驱动是关键。一方面要持续研发更适合市场的新产品;另一方面要加快内部结构调整、产业调整,推进生产经营管理的数字化改革进程。”

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川建敏锐地发现了公司现存的几个重点问题:

1、 节点难控制:任务的发布、执行、监督等流程的节点较多,传统的“口头+纸质”的信息传递方式效率低、过程无法有效监督、工作交接不完整;

2、 数据难融合:不同节点、不同部门、甚至不同岗位产生的业务数据相对独立,难以融合,“数据孤岛”问题严重;

3、 人力成本高:信息关联程度与加工深度与个人的经验成绝对正比,而培养一个经验丰富的员工,周期太长、成本太高。

结合实际存在的问题,川建团队认为当前的核心需求有二。其一,需要把所有相关业务关联上,把所有数据串联起来,打破“数据孤岛”;其二,需要打造覆盖业务全流程的平台化企业级应用,让任务发布、执行、监督的全程都能得到有效的数据反馈,方便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

于是,同大多数老牌企业一样,川建首先考虑到的就是购买成品系统,直接拿来使用。然而,在评估这个解决方案时,川建发现成品系统并不适配企业的组织架构。因为要适应系统,老牌企业首先要面临的就是组织结构的调整,改变原有的业务流程、岗位和员工的工作习惯。对于一个成立70余年的老牌企业来说,无异于“伤筋动骨”,代价太大且难以执行。这条路走不通,川建又想到了外包定制,但是成本高昂,且交付周期过长。

在这种困境下,包胜方和他的团队决定尝试自主开发,“摸着石头过河”。因为只有企业内部的业务人员对整个业务流程和数字化需求最为了解,也能开发出最适合企业使用的应用。由于不是专业开发者,对编码开发的了解有限,但又必须保证企业级应用的安全可控,于是包胜方决定使用低代码技术,并将目光聚焦在活字格企业级低代码开发平台。

“活字格真的和它的名字一样,就像活字印刷术一样神奇。我只需要在脑海里构思和梳理我的业务逻辑,剩下的事交给活字格就好,开发应用就是如此简单。”谈到使用活字格的开发体验,包胜方先生这样感叹到。一方面,活字格生产力强,提供覆盖软件开发全生命周期的可视化开发体验,让“平民开发者”也能快速构建出符合业务需求的企业级应用;另一方面,活字格的开放性高,内置数据库集成能力、Web API集成能力,可以有效打通现有软件和打破数据孤岛,实现“万物皆可集成”;除此之外,从系统架构、开放性到安全性,活字格提供业界领先的技术方案,为高价值、高复杂度、高技术标准的企业级应用开发保驾护航。

在活字格的帮助下,川建有效实现了集团公司所有业务流程内部数据全覆盖,同时依托物联网技术,能够对产品进行全生命周期监控,实现远程故障诊断;也可以对接像海康威视这样的专业工具,对设备进行可视化监控、打造属于自己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物联网平台”。

最后,包胜方先生分享了“老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的最大心得体会,他认为数字化并不是简单地购买或自研一个系统就能实现,而是要深刻地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个性化定制,寻求专属的解决方案,才是适合“老牌企业”们的必由之路。

如果您对本文分享的内容有更多兴趣,可在线观看“2021企业级低代码发展研讨会”精彩回放,了解详情。


关于葡萄城

葡萄城成立于1980年,是专业的软件开发技术和低代码平台提供商,以“赋能开发者”为使命,致力于通过表格控件、低代码和BI等各类软件开发工具和服务,一站式满足开发者需求,帮助企业提升开发效率并创新开发模式。40余年来始终聚焦软件开发技术,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产品线。是业界能够同时赋能软件开发和低代码开发的企业。凭借过硬的产品能力、活跃的用户社区和丰富的伙伴生态,与超过3000家合作伙伴紧密合作,服务超50万家客户,产品广泛应用于IT、制造、交通、建筑、金融、能源、教育、公共管理等支柱产业。